深挖政府法律服务,这家律所获得了北京1/2城区政府的认可
# 新则派 #
“
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,如何用法律服务产品满足政府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,但我相信,这些方法论层面的内容,对于做企业法律顾问,或是其他法律服务领域也同样适用。
- 1 -
政府法律服务市场的现状
政府法律服务向来不是律师眼中的主流业务,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:
1. 事多钱少
我们常说,政府法律服务是“一个合同全包了”。我认识的一位律师朋友,他的政府法律顾问费是一年8万块,除了日常的服务项目外,每年还要处理400多个信息公开申请,100多个相关案件。第二年,他的政府客户说,案件可以单独付费,但他必须派一个人,周一到周五来坐班。
2. 价值感低
价值感低体现在什么方面?哪怕审1000份合同也不会涨顾问费,律师再辛苦也不被客户所认可。
有些政府单位的合同量非常大,但是政府的合同天然地很少出现纠纷和争议。甚至当我们告诉客户,如果对方违约了,你作为甲方可以要求他承担违约责任,客户竟然说,不行,违约金在财政上没法处理。
所以,很多时候就算律师审再多的合同,政府都是无感的;甚至政府可能会觉得,这件事情有律师跟没律师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3. 强关系型
如果没有人脉关系,很难签下政府客户,更别说让政府客户对你满意。有的客户甚至会直接说,让你做是给你面子,你不做多的是律师等着做。
之所以政府法律服务出现这样的现状,有两方面原因。
一方面,律师给政府的服务缺乏市场视角。
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把政府顾问当成一种“标签”,实际上这也符合刚才我说的,客户觉得“我让你做是给你面子”。如果律师抱着这样的心态,给多少顾问费就干多少钱的活,可能干活的时候还心不甘情不愿的。
很多律师对政府客户不问不顾,不关注客户的需求,甚至可能会庆幸,客户3个月都没找我了;但这也意味着,律师很难与客户进行深入的互动。
我们去年成功收获了一家客户,并且收费是上一个顾问律师的两倍。这位律师跟客户的互动非常少,一年也不会出现几次。有一次,客户在一个政府信息公开交流群里问了一个问题,我们所一位特别热心的律师进行了解答,之后客户随时有问题,我们都随时回答。后来,客户决定换掉原来的法律顾问,和我们签约。
另一方面,政府通常意识不到律师的价值。
政府自身思维有其局限性,但反过来,律师也没有把我们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、有什么样的价值,清楚地展示给客户。
- 2 -
北京1/2城区政府选择了嘉观,我们是怎么做的
政府法律服务不好做,但我们却选择专注于此。嘉观现在是海淀、东城和西城三个城区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,在政府法律服务领域打出了品牌。
那么,我们做了哪些事情?
1. 强化了认同感
强化认同感首要的是刷存在感,存在感足了,认同感自然就上去了。
很多时候哪怕我们审1000个合同,但是客户看不到这个过程,而且合同也不会产生争议,最终客户还是感受不到律师的工作价值。
但如果我们做一场培训,给客户讲上哪怕只有半个小时,客户的直接观感都会很不一样。
2. 提升了客单价
提升客单价有很多方法,最核心的是一定要让客户感受到律师服务的价值。
我们每一次服务都有记录,在顾问期结束前两个月,我们会总结梳理一年的顾问工作,形成一份工作报告,详细列出今年我们提供了哪些服务,相比去年增加了哪些。
有一家客户,续签的时候主动给我们涨了顾问费,我们对客户表示感谢,客户说,不用谢我,是你们的报告写得好,领导一看,服务量增长了8倍,不涨顾问费都不好意思。
3. 突破了强关系
如果前面两点都做好了,自然就能突破强关系。例如,海淀区政府是我们的客户,我们合作得很愉快,后来就把我们介绍给了西城区政府。
- 3 -
按需求层次的不同,为政府提供不同的服务
我们把政府法律服务需求分成三类:基础需求、痛点需求和亮点需求。
1. 基础需求:建立反馈制度
基础需求就是客户需求量很大,而律师又可以高效解决的需求。
对于基础需求,客户很难感知到律师工作的价值。比如合同审查,客户根本分辨不出一位资深律师和一个刚入行的菜鸟,谁的合同写得更好。
但是,客户能感知到律师做事情的快慢、态度是否热情。比如,客户想找律师的时候总是找不到,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换顾问。
我们是这样做的:如果律师在开庭或者开会,客户还可以找到嘉观的形象代言人“小嘉君”,小嘉君可以调动全所的资源,直接在我们的内部群里问,统计局的客户要问一个关于合同的问题,哪一位律师回答一下。这样能让客户感觉自己的法律顾问一直在陪伴着他。
基础需求最重要的是保效率。为此我们建立起了反馈制度,严格要求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反馈和完成时间。
为了达到这么严格的时限标准,我们要求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优先级进行排序,能让客户感知到律师价值的需求一定要优先处理。
2. 痛点需求:打造标准化、流程化的法律服务产品
痛点需求关注的是除隐患。痛点一定要大量反复地出现,并且处理不好就有不利后果,这样客户才可能愿意付费。
例如,行政处罚就是一个痛点需求。我们给统计系统做法律顾问,虽然他们被罚款的金额少,但是被相对人公司起诉了,搞得他们很紧张也很疲惫地和我们去做应诉准备。
痛点需求最适宜打造成专门的法律服务产品,下文我们再详细展开。
3. 亮点需求:进行创新和变革
亮点需求就是可以帮助政府客户出业绩的需求。
我前两天跟一位云南昆明的律师聊,昆明的政府法律顾问大概每年一两万块钱,非常非常少,但这位律师帮政府解决了一个亮点需求:做了一个少数民族的维权中心。他们一开始申请的经费是8万,这一两年不断地提高,现在是20万一年。这位律师正是抓住了客户想做亮点的心态,为客户提供了“增值服务”。
亮点需求的满足有两个维度。
一是从无到有的创新。
你的客户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干这件事,但是你告诉他,他需要做这件事情、对他有什么样的好处。
举个例子。所有政府客户在做事情之前都要考虑自己的职责范围。有时候一个单位不同的科室权力边界不清,有时候法律法规规定得比较宏观,不知道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履职到位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帮客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行政职权梳理。
某镇政府有19个科室,我们把每个科室的权利清单捋了一遍,做了一个表格;怎样履职,写了一个指引,第一步是什么,第二步是什么,第三步是什么;有的人可能对文字不太敏感,我们还画好了工作流程图;提供所有的相关法律法规、相应案例。
做完这样一个梳理后,实际上政府内部人员的培训就有了依据,新人拿到这份手册就可以边看边学;同时客户也可以说,今年的法律工作有了新举措,取得了新成果。
二是在原有的服务基础上进行变革。
就拿培训举例,大部分律师应该都给客户做过培训,传统的做法是一套内容讲给所有的客户,律师在上面自顾自地讲,也几乎不和台下的听众互动。
而我们把培训做成了“实战集训营”。例如我们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战集训营,全面地梳理了整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:作为一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,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经历哪些环节步骤,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模式。
学员并非死气沉沉地听我们灌输知识,而是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,充分参与到培训中来;最后我们还设置了一个模拟法庭的实战演练环节,把政府机关的应诉场景搬到了培训现场,激发每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- 4 -
打造政府法律服务产品,改变“事多钱少”现状
之前我们已经分析过了,政府法律服务市场特别大的一个问题就是“事多钱少”。而政府法律服务产品化,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。
第一,产品化可以助力年轻人成长。
我是1980年的,我们律师部的负责人是1988年的,基本上我们的主力团队都是90后,如何让这么一个年轻的团队迅速掌握相应的行政法律知识,合同法律知识,诉讼法律知识,服务好政府客户,需要有标准化的服务流程,让年轻人准确知道该怎么做。
第二,提升工作效率,降低服务成本。
如果一个律师原本只能同时服务10家政府客户,通过标准化、流程化、分工协作的模式,可能做到同时服务20家客户,成本没有提高,但是收益增长了;反过来说,单个客户的服务成本就降低了。
第三,唤醒客户需求。
我们都知道星巴克的咖啡比较好喝,但是星巴克网上送货的方式,是因为客户明确提出了这个需求吗?其实不是,是星巴克基于自己的商业理解,认为客户需要。我们作为律师也是一样的,通过设计一款法律服务产品,把客户自己都没意识到的、深层次的需求挖掘出来。
那么,如何做一款政府法律服务产品?
1. 确定需求
需求不是我们能做什么,而是客户需要什么;并且,这个需求往往不是客户自己说出来的,而是我们挖掘出来的。
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,曾经有一位按摩师跟我说,你哪都特别好,就一点急需改善的,你有“富贵包”,通过按摩再加上精油就能把这个包消掉。后来我就花“重金”购买了这个按摩套餐,结果发现和平时的按摩服务也没有什么区别。但在当时,对方确实戳中了我的需求和痛点。
点出客户的需求,并且告诉他,你有解决方案,这是一种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“套路”。
回到刚才我们所说的三个需求层次划分。基础需求一般不进行产品化,我们效率高一点,完全都能解决;痛点需求和亮点需求是可以着重考虑的。
痛点需求:
痛点需求是反复大量出现、困扰着客户、解决不好就会有不利后果的需求。
我们把政府的痛点需求总结为政府运行中端所产生的需求。例如行政处罚合规需求,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每年要处理大概2万多件这类案件,这就符合刚才我们说的大量、反复、困扰以及不利后果。
政府中端业务具有程序性,比如行政处罚,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多长时间内立案,多长时间内处理,如果处理不完延期能延多长时间;中端业务还有外部性,它跟行政相对人直接关联,如果处理得不好政府有可能会败诉;最后,中端业务大部分都是可诉的。
针对涉诉类别最高的“行政处罚”“行政不作为”“信息公开”“行政复议”“行政许可”等,我们开发了“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合规”“投诉、举报事项处理合规”“信访事项办理合规”“行政处罚合规”四个法律服务产品。
亮点需求:
亮点需求就是要帮助客户出业绩,但能出业绩的,并不全然等同于亮点产品。因为产品一定是可复制的,有的亮点只能做成专项,收一次钱就完事。
那么,常态化的亮点需求产品有哪些?
以政府法律培训为例,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单向授课,下面的人聊天的聊天,玩手机的玩手机,并不关注上面的讲师讲了些什么。很多律师授课就像法学院老师一样,上来就讲定义、概念、原理;好一点的会“以案说法”,但是案例虽然听着热闹,学员听完了回去还是不会做。
而嘉观的政府法律培训系列课程产品,从思维、技能和知识三个层面切入,杜绝纯知识的灌输;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,采用大讲座、小沙龙、实战集训三种模式。
总结起来,所有产品都是以最“痛”和最“美”的需求为起点,如果不“痛”不“美”,那就没有必要做成产品,做成服务就好了;
不是所有痛点和亮点需求都能做成产品。如果亮点像一阵风一样地吹过,不具有普及性和复制性,或者说以我们现有的能力和基础,不能让客户明显地感知他做和我们做的区别,痛点或亮点需求就没有产品化的必要。
2. 确定标准、流程
标准化、流程化是为了解决可复制、规模化问题,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。具体分为四步:
首先,设定工作场景。
所有的产品都以场景为核心的,如果不按照场景进行交付,很难让客户对你的产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。因为我们不能超出客户的认知,重新给客户洗脑,只能沿着客户既有的思维和逻辑,告诉他这个点上我们做什么,那个点上我们交付什么。
第二步,确定团队分工。
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,和个人的定制化服务完全不一样,团队内部一定要分工协作。比如信息录入,可能是实习生做,也可能是行政做,但肯定不是律师做,律师可以腾出时间来创造更大价值。
第三步,细化服务内容。
所有的服务细节都在有经验的那位律师脑子里,我们需要引导他,帮助他把这些经验都输出出来,变成细节性的服务内容。
最后,制作通用模板。
我们现在写一份信息公开申请的法律意见书,标准用时是30分钟到1个小时,因为都有非常成熟的模板。
具体来说,我们以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合规产品为例:
首先,我们把它分为三个模块场景:接收申请、信息沟通、答复建议。正是我们在做一项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时必须经历的环节;
基于这些场景,再来确定团队的分工。我们将团队分为客户对接人、协办律师和主办律师。客户对接人“小嘉君”专门负责接收客户的信息公开申请函,这样能够保证及时响应。之后再由协办律师进行必要的检索,以及跟客户做初步的沟通。最后由主办律师定方向,并且指导协办律师来出法律意见书;
再之后,细化服务细节。每一个流程和环节,每个人能做什么、应该怎么做,都把标准明确地写出来:
最后,制作模板。这些都是交付给客户的成果,并且我们会做到客户可以直接拿着法律意见书去向上级汇报的程度:
为了保证分工明确、服务到位,我们使用了任务组和检查项的方式:
3. 确定呈现方式
产品做得再厉害,讲不出来也没有意义,产品手册就是法律服务产品的呈现载体。
这是我们总结的产品手册的基本内容:
在开头部分,需要锁定客户困扰,表明律师的能力,勾勒服务地图。
不要一上来就介绍,律所成立于哪年、办公面积有多大、有多少位律师、都是哪个学校毕业的,这些对于客户来说是没有意义的,充其量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。
客户最需要知道的,是律师到底能帮他解决哪些问题。没有这个基础的“锦”,“花”再多也没有用。
我们强调,产品手册内容的表达,一定要站在客户角度,拉近与客户的距离。这是我们的产品手册修改前后,在表达上的变化:
我们的政府法律服务地图,从前端、中端、后端的不同阶段,告诉客户他所面临的风险是什么、我们如何帮他应对,以及所对应的法律服务产品是什么:
在正文部分,首先需要告诉客户,我们的产品价值是什么——解决什么痛点、达到什么效果。
其次需要告诉客户产品内容是什么,律师的服务在什么场景下提供,要经历多少个流程;以及,每一个步骤将交付什么样的成果:
产品手册的结尾部分,按照大鱼的理论,需要留一个“钩子”,与客户建立一个连接,也是客户转化的重要一步:
最后
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:在未知的领域努力探索, 在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。
政府法律服务虽然不是主流业务,但同样可以通过创新,去挖掘和提升律师的价值,千万不要被现有的条条框框所限制。
我们想做蓝海中的引航灯,我们希望通过分享我们在政府法律服务业务上的探索、做法和成果,建立一个政府法律服务的共同体,让所有有志于此的律师同行不断地这里面添砖加瓦,把市场越做越大。
转载 投稿 合作 | 联系微信号hcjae9或评论留言